安全,是企業的天,是企業生命及靈魂所在;安全,是家庭的天,是家庭幸福與快樂的基石。如果說幸福是一個圓,那安全就是這個圓的半徑,半徑越小,圓就越小,沒有了半徑也就沒有了圓;如果說幸福是一首美妙的樂曲,那安全就是這首樂曲中的音符,音符不全就會走調,沒有了音符樂曲也就蕩然無存。
眾所周知,電不僅僅照亮了世界茫茫黑夜,而且它也在近代史上曾經掀刮過全球工業革命風暴;今天,各行各業、人民生活都與電息息相關。可電也被人稱為“電老虎”。老虎者,百獸之王也。“老虎”可會咬人,吃人的喲。事故通報上哪一次次的血粼粼的事故就是證明。違章是“老虎”的“加油器”,想要人與“老虎”達到“和諧”;必須處理好人與“加油器”的關系,也就是處罰——減少——杜絕“老虎“的“加油器”。
一、違章與意識
安全工作真正落到實處的關鍵在人,在人的安全意識、安全責任感、安全操作技能和自我的防護能力,其中,安全意識特別重要。安全意識的強弱,對安全生產有直接的影響。因為設備的缺陷、作業環境中的事故隱患,歸根到底要依靠人及時發現和處理。而人的行為又是受思想意識支配的。安全意識強的人,必然會嚴格地遵守操作規程和安全規程,正確地作業。反之,安全意識淡薄的人,則往往忽視安全、違章作業,招之事故的發生。許多職工對安全教育不重視,憑經驗豐富,熟悉操作。因此,輕視安全意識——注意力,憑經驗操作導致事故頻繁發生,主要表現在:
1)安全注意力不夠集中。部分工人往往憑經驗和主觀臆測斷進行操作,注意力不向安全生產傾斜或未向安全生產集中,導致安全事故發生。無工作票、操作票,盲目操作、工作,所致的根本原因就是操作者、工作人安全注意力不夠。例2001年的農改新建線路施工中,無從源頭上確保安全的重要組織措施和技術措施的工作票,在未做好對鄰近的可能危及施工線路的設備、線路的安措的情況下,盲目施工導致兩位民工放線觸及鄰近帶電線路死亡的嚴重事故。
2)憑熟練經驗,忽視安全注意力。在電力安裝過程中,部分老職工憑操作熟練,經驗豐富,忽視注意力集中問題。例2001年的某次農改工程施工時,一位民工沒有檢查核對停電的線路,也未驗電、裝設接地線便登桿作業,結果誤鄰近帶電線路不慎觸電致重傷。
二、違章的特點
1、頑固性
習慣性違章是受一定的心理支配的,具有頑固性、多發性的特點。如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帽帶這條規定已經講了多少年,但實際仍有一部分員工有章不循,進入施工現場不戴好安全帽,不系好帽帶。事實證明,要改變或消除受心理支配的不良習慣并非容易,需要經過長期的努力。
2、繼承性
有些員工的習慣性違章行為并不是自創發明的,而是在一些老工人師傅身上“學”、“傳”下來的。就這樣把不良的違章作業習慣傳給新員工,從而導致一些違章作業的不良習慣代代相傳。
3、排它性
有習慣性違章的員工固守不良的傳統做法,總認為自己的習慣性工作方式“管用”、“省力”,而不愿意接受新的安全技術方法和操作方式,即使是被動參加過培訓,但還是“舊習不改”。
三、違章人心理
人有一定的習慣性和惰性,人的行為總是受思想活動支配的,習慣性違章行為也必然與錯誤的思想活動有關。從事故分析可以看出,習慣性違章的人大多存以下心理狀態:
1、缺乏安全知識。對正在進行的工作應該遵守的規章制度根本不了解或一知半解,工作起來憑本能、熱情和習慣。對用生命和血的教訓換來的安全操作規程知之甚少,不知不覺的違章,因而出事的可能性就大。如未在停電作業地點以外鄰近的分支線、操作的停電設備負荷側裝設接地線。
2、貪圖安逸。在施工中缺乏積極性,自我保護意識差。總認為自已的這種工作方法從來沒出過事,既使是知道這樣做是不符合《安規》的,也不積極糾正,貪圖省事;如在安全距離達不到最低安全要求的情況下進行砍伐樹木作業時,不停電,也不裝設接地線。
3、僥幸的心理。明知某種做法屬違章行為,可能引起不良后果或事故,但自己認為并非每次違章作業都會有事故發生,以前這樣做不會出現問題,這次也不會,于是在僥幸心理的驅使下而走險,一旦環境、設備和人員的變化,就很有可能引發事故發生。如搭票工作,工作負責人總認為:“有人知道我在線路上工作就不會送電”,可現實總是變化的,也有可能變電站工作人員不了解情況,變電工作票終結后接調度指令而自行操作送電,必將出人身傷亡事故。
4、自以為是。總認為自己有經驗、有能力防止事故發生,相信不良的傳統或習慣做法。對未造成事故的習慣性違章經歷非但不以為恥,反而引以為榮,這種違章一旦發生事故,必然會造成極其嚴重的后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