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介紹了開展安全性評價的作用及指導思想,闡述了開展安全性評價可以檢驗各類管理是否到位,從而發現更深層次問題,及時整改,夯實安全基礎的道理。
〔關鍵詞〕 安全性評價;作用;檢驗
開展安全性評價是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方針的真實體現和行動,是防止特、重大及頻發性電力生產設備事故及人身傷亡事故,大幅度減少以至消滅惡性事故的一劑良藥,是規范管理實現生產管理標準化、制度化,創造一個“管理標準化,行為規范化,技術資料數據與分析計算機化,設備無重大隱患,各項運行參數、指標合格”電廠的重要途徑。
1 安全性評價的作用及意義
(1) 有利于了解本企業安全管理基礎的確切狀況,發現薄弱環節,使企業領導和職工對存在的可能引發事故的危險因素心中有數,為決策下一步安全生產工作提供了依據。
(2) 有利于防范措施的制定及貫徹落實。企業通過查評確定整改項目,消除了一批不安全因素,從而推動了整改措施的全面落實。
(3) 是一次全面、規范的安全大檢查。安全性評價是分專業設置了若干個評價項目,克服了檢查中的隨意性,規范了安全檢查的內容及要求。
(4) 有利于業務培訓。安全性評價的標準及項目,是電力生產管理中總結出來的一系列事故發生的規律和豐富的防范經驗。通過查評,能使我們的企業領導和職工熟悉標準、規章制度、反措及本單位設備和系統的自我培訓過程。
(5) 有利于各級責任制的落實。包括規章制度,上級部、局頒發的文件執行情況檢查,便于及時修訂不合理的規章制度。
(6) 有利于開展各項技術監督。通過查評,能發現技術監督不到位的地方。
(7) 有利于建立技術檔案與實施計算機管理。
因為安全性評價可以發現我們的資料、檔案、記錄等是否齊全。
2 安全性評價的指導思想
2.1 貴在真實,重在整改
安全性評價,決不能諱疾忌醫,遮遮掩掩,不要怕暴露問題,否則就達不到預先診斷,超前控制的目的。
2.2 不與業績掛鉤
安全性評價的結果,企業與企業之間不能比較。因為一個企業本身受設計、設備及環境等因素的影響,危險程度及種類是不一致的,不能看得分多少來評價企業,也不能追究既往責任及與現任領導掛鉤,只有擺脫這些因素,企業在查評中,才能敢于暴露問題,敢于揭自己的短處。
2.3 自查為主
企業的安全性評價,應以企業自查為主。在專家組來廠查評之前,被查評單位先按評價內容進行自查、自評,效果較好。因為①自查、自評的過程,本身是提高、改進本企業安全工作的過程,按照評價標準,過去未做到的在自查、自評過程中,可抓緊整改,使達到標準要求,對安全工作水平的提高大有好處。②通過自查、自評,摸清本單位的安全生產水平和不安全因素,為專家來廠評價創造了一個很好的條件,使專家有更多的時間更深入、細致地進行評價和提出改進意見。
2.4 強調實時,重管理
安全性評價著眼于現時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不安全基礎,不涉及這些危險主觀、客觀原因的責任單位,也不涉及已經徹底消除的危險因素。但是查評中應重視管理的因素,很多不安全因素都與管理到位程度有關。安全性評價是全面規范化的安全檢查,與日常安全管理相輔相成,所以應以管理為重心。
2.5 重監督、重過程、重隱患治理
安全性評價與電力系統中“雙達標,創一流”,“危險點控制”不同,但有關聯,后者重視結果,重視人的行為,對已發生過的問題及經濟指標進行考核。而安全性評價是現代化管理的一門科學,重視過程的監督及管理,重視設備的隱患治理,從定性到定量進行分析,預測可能發生的事故,提高超前控制能力。
2.6 領導重視,全方位動員
安全性評價是一項挑毛病的工作,重在查出問題后進行整改,必須全方位地動員每一個職工參與,只有不放過1臺設備,才能發現問題。安全監察部除做好本職工作外,要協助領導作好協調、參謀工作。
3 安全性評價可以檢驗各類管理是否到位
3.1 從制度看管理是否到位
安全性評價將涉及系統圖,發電設備臺帳,熱控及繼電保護管理臺帳,值班崗位分布,現行運行、檢修規程,現行管理制度,各級人員責任制(生產設備分工管理、生產例會制度),運行管理制度(運行分析、巡檢、交接班、設備停送電、定期試驗、定期維護、定期切換、接地線管理、防誤閉鎖裝置、電氣熱工維護、反事故演習制度、熱控保護退復役管理),檢查管理制度(缺陷管理、備品配件管理),設備管理(設備異動、評級、保養及壽命編號管理),安全管理(工作票、動火工作票、操作票和操作監護制、熱控工作票、外包工程、臨時工管理、安全工器具管理、起重裝置安全管理、腳手架管理、消防器材管理、電纜防火安全管理、大修現場安全管理、外來人員參觀安全管理、事故障礙管理、二類障礙及異常標準),培訓管理(特殊工種考核培訓、全能值班員仿真機培訓),備品配件管理制度(化學危險品使用、儲存管理制度),燃料管理制度,技術檔案與技術資料管理制度,合理化建議管理制度,安措、反措(防汛、防寒、防凍、抗震)計劃及應急方案,鍋爐、壓力容器技術登錄簿,各運行崗位值班記錄、日志,機組啟停記錄,運行月報、運行分析報告,靜電除塵器、鍋爐吹灰器故障停用記錄,兩票原件、登記表。
通過查評以上制度,可以發現我們的管理有沒有嚴格按部、局頒發管理要求做,還有多少差距。
3.2 從記錄看技術是否到位
安全性評價將涉及定期試驗記錄(安全閥、汽機危急保安器、抽汽逆止閥、自動主汽門、調門),甩負荷、超速試驗記錄,勵磁機、備用電源、保安電源(柴油發電機)定期試驗記錄,防雷擊保護裝置記錄,防污閃清掃記錄,接地網檢查試驗報告,蓄電池充放電記錄,直流系統、熱工電源熔絲定值表與校核記錄,直流、電纜絕緣電阻測量、耐壓試驗記錄,電氣預防性試驗報告,繼電保護和自動裝置整定方案與系統運行方式,繼電保護定值通知單,繼電保護統計分析報表,化學監督統計表,鍋內沉積物分析、鍋爐酸洗記錄、受熱面割管檢查記錄,汽水系統分析報告,汽水化驗、定冷水、油質分析及合格率統計資料,SF6濕度、H2純度濕度記錄,變壓器油質色譜、瓦斯全分析報告,金屬監督臺帳,大修期間檢驗報告,進廠原材料檢驗記錄,焊工檔案,凝汽器銅管探傷報告,熱工自動保護裝置投運統計資料,熱工、電氣、化學儀表校驗記錄,備用廠用變壓器自起動容量核算資料,大修總結,大修前后試驗報告,閥門嚴密性、機械大聯鎖試驗、調速系統靜態特性試驗、鍋爐壓力容器內外部檢驗報告,鍋爐防磨防爆檢查記錄,設備異動和缺陷記錄,外包工程合同、安全條款及執行記錄。
通過以上記錄的查閱,可以看出在技術管理上是否到位,如果每項記錄都建立并認真執行了,那就會發現問題并能及時改進,說明我們安全基礎牢固了。
3.3 從記錄及臺帳看勞動安全及安全管理是否到位
在安全性評價中查閱的記錄、臺帳包括:月安全分析會記錄,班組安全活動記錄,人身、設備事故障礙月報,事故障礙報告(卡片),原始記錄,設備可靠性事件表,工作負責人、工作許可人、工作票簽發人、監護人名單及考核登記表,特殊工種培訓考核記錄,緊急救護法培訓記錄,生產培訓考核記錄,臨時工檔案,電氣防誤閉鎖接線或功能框圖,安全工器具清冊,起重機械、葫蘆清冊,阻燃電纜、阻燃皮帶使用清冊,化學危險品檢驗記錄,火警記錄,工作場所粉塵、噪聲測試記錄等。
4 通過安全性評價,更深層次發現問題
通過安全性評價,可發現一些較深層次的問題,如:
(1) 系統和設備的聯鎖、保護裝置的邏輯和定值的合理性,維修、退役、復役、變更及備品、缺陷管理的嚴密性;
(2) 檢修工作外包部分的安全、質量、資料管理問題;
(3) 規章制度的修訂、貫徹與執行,機構設置的變動是否產生分工的漏洞及責任真空;
(4) 設備制造國的標準、制造廠的規定與我國規定的差異;
(5) 規程規定、聯鎖保護裝置、備用電源、儀控氣源、電源及控制油系統在故障情況下的功能是否能控制事故的擴大;
(6) 設備異動管理——設備變動后相應的規程圖紙修訂問題;
(7) 規章制度修訂——設備、機構及上級規章制度修改后相應的規定修訂——國外規章的收集、消化吸收,國內外規定的協調——規章制度的編訂、貫徹與計算機的使用接軌問題;
(8) 保護定值管理——定值的審定、修改的程序、定值配套管理問題;
(9) 運行和設備狀態分析(包括壽命與疲勞分析)以及相應資料的采集積累問題;
(10) 設備檔案的建立與信息更新問題;
(11) 金屬材料原材料入廠檢驗問題;
(12) 鍋爐受熱管焊接工藝的管理問題;
(13) 設備停用保護、進入調峰運行后設備動態特性的分析等。
〔關鍵詞〕 安全性評價;作用;檢驗
開展安全性評價是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方針的真實體現和行動,是防止特、重大及頻發性電力生產設備事故及人身傷亡事故,大幅度減少以至消滅惡性事故的一劑良藥,是規范管理實現生產管理標準化、制度化,創造一個“管理標準化,行為規范化,技術資料數據與分析計算機化,設備無重大隱患,各項運行參數、指標合格”電廠的重要途徑。
1 安全性評價的作用及意義
(1) 有利于了解本企業安全管理基礎的確切狀況,發現薄弱環節,使企業領導和職工對存在的可能引發事故的危險因素心中有數,為決策下一步安全生產工作提供了依據。
(2) 有利于防范措施的制定及貫徹落實。企業通過查評確定整改項目,消除了一批不安全因素,從而推動了整改措施的全面落實。
(3) 是一次全面、規范的安全大檢查。安全性評價是分專業設置了若干個評價項目,克服了檢查中的隨意性,規范了安全檢查的內容及要求。
(4) 有利于業務培訓。安全性評價的標準及項目,是電力生產管理中總結出來的一系列事故發生的規律和豐富的防范經驗。通過查評,能使我們的企業領導和職工熟悉標準、規章制度、反措及本單位設備和系統的自我培訓過程。
(5) 有利于各級責任制的落實。包括規章制度,上級部、局頒發的文件執行情況檢查,便于及時修訂不合理的規章制度。
(6) 有利于開展各項技術監督。通過查評,能發現技術監督不到位的地方。
(7) 有利于建立技術檔案與實施計算機管理。
因為安全性評價可以發現我們的資料、檔案、記錄等是否齊全。
2 安全性評價的指導思想
2.1 貴在真實,重在整改
安全性評價,決不能諱疾忌醫,遮遮掩掩,不要怕暴露問題,否則就達不到預先診斷,超前控制的目的。
2.2 不與業績掛鉤
安全性評價的結果,企業與企業之間不能比較。因為一個企業本身受設計、設備及環境等因素的影響,危險程度及種類是不一致的,不能看得分多少來評價企業,也不能追究既往責任及與現任領導掛鉤,只有擺脫這些因素,企業在查評中,才能敢于暴露問題,敢于揭自己的短處。
2.3 自查為主
企業的安全性評價,應以企業自查為主。在專家組來廠查評之前,被查評單位先按評價內容進行自查、自評,效果較好。因為①自查、自評的過程,本身是提高、改進本企業安全工作的過程,按照評價標準,過去未做到的在自查、自評過程中,可抓緊整改,使達到標準要求,對安全工作水平的提高大有好處。②通過自查、自評,摸清本單位的安全生產水平和不安全因素,為專家來廠評價創造了一個很好的條件,使專家有更多的時間更深入、細致地進行評價和提出改進意見。
2.4 強調實時,重管理
安全性評價著眼于現時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不安全基礎,不涉及這些危險主觀、客觀原因的責任單位,也不涉及已經徹底消除的危險因素。但是查評中應重視管理的因素,很多不安全因素都與管理到位程度有關。安全性評價是全面規范化的安全檢查,與日常安全管理相輔相成,所以應以管理為重心。
2.5 重監督、重過程、重隱患治理
安全性評價與電力系統中“雙達標,創一流”,“危險點控制”不同,但有關聯,后者重視結果,重視人的行為,對已發生過的問題及經濟指標進行考核。而安全性評價是現代化管理的一門科學,重視過程的監督及管理,重視設備的隱患治理,從定性到定量進行分析,預測可能發生的事故,提高超前控制能力。
2.6 領導重視,全方位動員
安全性評價是一項挑毛病的工作,重在查出問題后進行整改,必須全方位地動員每一個職工參與,只有不放過1臺設備,才能發現問題。安全監察部除做好本職工作外,要協助領導作好協調、參謀工作。
3 安全性評價可以檢驗各類管理是否到位
3.1 從制度看管理是否到位
安全性評價將涉及系統圖,發電設備臺帳,熱控及繼電保護管理臺帳,值班崗位分布,現行運行、檢修規程,現行管理制度,各級人員責任制(生產設備分工管理、生產例會制度),運行管理制度(運行分析、巡檢、交接班、設備停送電、定期試驗、定期維護、定期切換、接地線管理、防誤閉鎖裝置、電氣熱工維護、反事故演習制度、熱控保護退復役管理),檢查管理制度(缺陷管理、備品配件管理),設備管理(設備異動、評級、保養及壽命編號管理),安全管理(工作票、動火工作票、操作票和操作監護制、熱控工作票、外包工程、臨時工管理、安全工器具管理、起重裝置安全管理、腳手架管理、消防器材管理、電纜防火安全管理、大修現場安全管理、外來人員參觀安全管理、事故障礙管理、二類障礙及異常標準),培訓管理(特殊工種考核培訓、全能值班員仿真機培訓),備品配件管理制度(化學危險品使用、儲存管理制度),燃料管理制度,技術檔案與技術資料管理制度,合理化建議管理制度,安措、反措(防汛、防寒、防凍、抗震)計劃及應急方案,鍋爐、壓力容器技術登錄簿,各運行崗位值班記錄、日志,機組啟停記錄,運行月報、運行分析報告,靜電除塵器、鍋爐吹灰器故障停用記錄,兩票原件、登記表。
通過查評以上制度,可以發現我們的管理有沒有嚴格按部、局頒發管理要求做,還有多少差距。
3.2 從記錄看技術是否到位
安全性評價將涉及定期試驗記錄(安全閥、汽機危急保安器、抽汽逆止閥、自動主汽門、調門),甩負荷、超速試驗記錄,勵磁機、備用電源、保安電源(柴油發電機)定期試驗記錄,防雷擊保護裝置記錄,防污閃清掃記錄,接地網檢查試驗報告,蓄電池充放電記錄,直流系統、熱工電源熔絲定值表與校核記錄,直流、電纜絕緣電阻測量、耐壓試驗記錄,電氣預防性試驗報告,繼電保護和自動裝置整定方案與系統運行方式,繼電保護定值通知單,繼電保護統計分析報表,化學監督統計表,鍋內沉積物分析、鍋爐酸洗記錄、受熱面割管檢查記錄,汽水系統分析報告,汽水化驗、定冷水、油質分析及合格率統計資料,SF6濕度、H2純度濕度記錄,變壓器油質色譜、瓦斯全分析報告,金屬監督臺帳,大修期間檢驗報告,進廠原材料檢驗記錄,焊工檔案,凝汽器銅管探傷報告,熱工自動保護裝置投運統計資料,熱工、電氣、化學儀表校驗記錄,備用廠用變壓器自起動容量核算資料,大修總結,大修前后試驗報告,閥門嚴密性、機械大聯鎖試驗、調速系統靜態特性試驗、鍋爐壓力容器內外部檢驗報告,鍋爐防磨防爆檢查記錄,設備異動和缺陷記錄,外包工程合同、安全條款及執行記錄。
通過以上記錄的查閱,可以看出在技術管理上是否到位,如果每項記錄都建立并認真執行了,那就會發現問題并能及時改進,說明我們安全基礎牢固了。
3.3 從記錄及臺帳看勞動安全及安全管理是否到位
在安全性評價中查閱的記錄、臺帳包括:月安全分析會記錄,班組安全活動記錄,人身、設備事故障礙月報,事故障礙報告(卡片),原始記錄,設備可靠性事件表,工作負責人、工作許可人、工作票簽發人、監護人名單及考核登記表,特殊工種培訓考核記錄,緊急救護法培訓記錄,生產培訓考核記錄,臨時工檔案,電氣防誤閉鎖接線或功能框圖,安全工器具清冊,起重機械、葫蘆清冊,阻燃電纜、阻燃皮帶使用清冊,化學危險品檢驗記錄,火警記錄,工作場所粉塵、噪聲測試記錄等。
4 通過安全性評價,更深層次發現問題
通過安全性評價,可發現一些較深層次的問題,如:
(1) 系統和設備的聯鎖、保護裝置的邏輯和定值的合理性,維修、退役、復役、變更及備品、缺陷管理的嚴密性;
(2) 檢修工作外包部分的安全、質量、資料管理問題;
(3) 規章制度的修訂、貫徹與執行,機構設置的變動是否產生分工的漏洞及責任真空;
(4) 設備制造國的標準、制造廠的規定與我國規定的差異;
(5) 規程規定、聯鎖保護裝置、備用電源、儀控氣源、電源及控制油系統在故障情況下的功能是否能控制事故的擴大;
(6) 設備異動管理——設備變動后相應的規程圖紙修訂問題;
(7) 規章制度修訂——設備、機構及上級規章制度修改后相應的規定修訂——國外規章的收集、消化吸收,國內外規定的協調——規章制度的編訂、貫徹與計算機的使用接軌問題;
(8) 保護定值管理——定值的審定、修改的程序、定值配套管理問題;
(9) 運行和設備狀態分析(包括壽命與疲勞分析)以及相應資料的采集積累問題;
(10) 設備檔案的建立與信息更新問題;
(11) 金屬材料原材料入廠檢驗問題;
(12) 鍋爐受熱管焊接工藝的管理問題;
(13) 設備停用保護、進入調峰運行后設備動態特性的分析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