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到現場咨詢、現場診斷
??????? 1.了解企業概況,通過資料和詢問確認有無以下內容:
??????? 1.1.重大危險源
??????? 1.2特種設備
??????? 1.3特種人員
??????? 1.4危險工藝
??????? 1.5儲存、使用、生產危險化學品,品種及數量
??????? 1.6職業危害
??????? 2.?按照資料清單現場收集
??????? 2.1盡量收集全面,作好記錄
??????? 2.2確認原件的信息與實際相符(如辦公地址、生產經營地址、機構代碼、機構人數、生產經營范圍、證件是否過期等相關內容)
??????? 2.3收集的資料要看到原件,收集復印件,一定要加蓋企業公章,多頁的資料要蓋騎縫章。
??????? 2.4企業如涉及1.1--1.6的內容注意相關資料證明的確認和收集。
??????? 3.?了解企業安全管理現狀,幫助企業梳理現有的規章制度。
?????????? 指導企業對照相應專業評定標準(或評分細則),對安全管理情況、現場設備設施狀況進行現狀摸底,找出問題和缺陷;對于發現的問題,定責任部門、定措施、定時間、定資金,及時進行整改并驗證整改效果。
?????????? 企業要根據自身經營規模、行業地位、工藝特點及現狀摸底結果等因素及時調整達標目標。
??????? 4.經過現狀梳理,根據企業的具體情況和企業的需求進行培訓。
??????? 講解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流程的策劃準備及制定目標、教育培訓、現狀梳理、管理文件制修訂、實施運行及整改、企業自評、評審申請、外部評審等八個階段的工作如何進行。
??????? 5現場勘查(現場診斷)
??????? 5.1現場勘查需要帶的工具及文件
??????????? 現場檢查表、不合格項告知書,照相機、測距儀等
??????? 5.2現場填寫不合格項清單及不合格告知書
??????? 描述咨詢中發現的不符合情況和嚴重程度,也可以列出問題清單,以及對這些不符合的糾正和驗證要求。與企業溝通,使企業明確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是否具備下階段自評/評審的條件。自評/評審的可能性和時間要求。
??????? 6.診斷報告(?)
??????? 企業標準化體系運行階段
??????? 1.?隨時與企業保持溝通,了解企業安全管理文件的修訂、標準化體系運行、標準化自評的情況,不合格項的整改情況等,以確認是否可按照計劃進行評審。
??????? 2.?指導企業自評、編寫自評報告、完成評審申請工作。
??????? 3.?所有電話溝通、QQ溝通做好詳細記錄
??????? 4.?正式評審前確認企業已具備標準化評級條件和要求
??????? 第二次到現場正式評審
??????? 1.?需要帶的文件
??????? 1.1標準化咨詢/評審技術服務現場確認表
??????? 1.2咨詢/評審組服務意見反饋表
??????? 1.3工貿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基本規范評分細則(或行業評審標準)
??????? 1.4不合格項告知書
??????? 1.5咨詢/評審首/末次會議記錄
??????? 1.6現場咨詢/評審首/末次會議簽到表
??????? 2.?召開首次會議
?????????? 評審組長主持會議
??????? 2.1 雙方介紹參加評審的人員(企業第一負責人應到場)
??????? 2.2宣布評審目的、范圍、依據及時間安排。
??????? 2.3確定陪同人員:其職責為向導、見證、聯絡、做好記錄。
??????? 2.4說明評審方法:
??????? 2.4.1 評審時,按《考評標準》中《考評檢查表》進行逐項考評,以現場查證、資料核對和檢查考核的方法進行。
??????? 2.4..2 自評時,對企業的所有單位和全部設備設施、作業環境均進行評價。
??????? 2.4.3 正式評審時,采取隨機抽樣的方法進行,抽樣的原則為:
??????????? (1)綜合管理考評內容中,對人員抽查考核數量不少于現場(或在冊)數量的10%。
??????????? (2)設備設施的考評,根據設備設施的擁有量(H),按下列比例抽樣(包含在用、試運行、租賃等設備設施):
??????????? a.H≤10時,抽100%;
??????????? b.10<H≤100時,抽10臺;
??????????? c.100<H≤500時,抽10%;
??????????? d..500<H≤1000時,抽50臺;
??????????? e.H>1000時,抽5%。
??????? 2.5請企業領導講話
??????? 3.?評審開始
??????? 3.1基礎管理的評審
??????? 對照標準條款檢查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管理制度、操作規程等核心內容的符合性和有效性,企業在安全生產標準化系統運行階段的有關記錄、臺賬、檔案是否完善,不合格項整改的閉環證據等。
??????? 應注意的是:審查文件的符合性(是否滿足標準化體系規范的要求)、系統性(是否包括了機構全部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活動的控制要求和規范規定的應形成的文件)、協調性(文件之間的對應是否連貫,要求是否一致,要素之間的邏輯關系是否銜接和對應)、有效性(是否現行有效)。
??????? 3.2作業現場的評審
??????? 3.2.1 帶現場檢查表、不合格項告知書,照相機、測距儀等
??????? 3.2.3 填寫不合格項清單及不合格告知書
??????? 4.?評審記錄的要求
??????? 4.1關注主要危險源及風險的控制情況,查閱有關的記錄(如危險源辨識和評價記錄,法律法規的識別和登記記錄、監控記錄、培訓記錄、不符合項和整改記錄等)。
?????????? 注重關鍵崗位和體系運行的主要問題,注意收集體系運行有效性的證據(有效性是評審的重要內容之一,所以不但要收集不符合的證據,也要注意收集標準化體系運行有效的證據。例如:職業病的防治效果,事故隱患的有效控制等)。
?????????? 善于從眾多的記錄當中選取有代表性的樣本,當發現問題時要深入檢查或擴大抽樣比例,以確定客觀證據。
??????? 4.2記錄應全面,應包括時間、地點、人物、事實描述、憑證材料、涉及的文件、不符合的依據等。字跡要清晰,內容要準確具體,易于再查。
??????? 5.評審組內部溝通
??????? 匯總不合格項,統一評審意見。確定評審結論。
??????? 5.1不符合的確定:
??????? 5.1.1必須以客觀事實為基礎
???????????? 判定不符合必須以客觀事實為基礎,客觀事實不能摻雜任何個人的主觀“推理”、“假設”或“想當然”的成份,客觀證據包括:在文件、記錄審閱以及現場觀察中發現的客觀事實;現場評審發現的不符合事實;評審中經過驗證的談話或負有管理職責人員的談話也可成為客觀證據。
??????? 例如:受評審人員不了解本身的職責,需進一步核實的是受評審者是否履行了本人的職責。
??????? 5.1.2必須以評審準則(規范及評分細則等)為依據
???????????? 判定不符合項時,一定要以評審準則為依據。不能夠以評審員個人的任何意見、觀點作依據。也就是說評審員開具的不符合項必須在準則中明確地找到所不符合的判據。如果找不到不符合判據,就不能判為不合格。
??????? 5.1.3分析不符合的原因,追蹤體系缺陷
??????????? 標準化體系評審的目的是判定受評審方的標準化體系是否符合規范的要求。所以評審員不能僅滿足于發現個別的不符合現象,還應對這些現象進行追蹤和分析,以找出體系上存在的問題。這也是正確判定不符合的需要。
